甜美可口 散發天然柚香  友善土地的花蓮名產

以行動支持友善栽種文旦農民

每隔幾年,當白露採收和中秋銷售太接近時,花蓮的文旦柚就會嚴重滯銷過剩,總是讓農糧單位和通路苦惱萬分。2
013年回到花蓮投入經營花東菜市集的電子通路後,也常常與柚子農友聊起這個問題。去年(2014)的麥德姆颱
風,就在文旦柚採收期前直接登陸了花東,造成嚴重災情。

 

一夜狂風暴雨之後,隔天一大早我開車南下,沿途路樹連根拔起,電桿整排倒地,來到文旦產地瑞穗和鶴岡,滿滿
一整地的落果,簡直慘不忍睹。看到故鄉花蓮的此情此景,不經悲從中來,2014年原本白露和中秋同一天,擔心採
收到銷售的時間太短而導致過剩價跌,每隔幾年,就是如此過剩滯銷,需要報導協助促銷,連寫新聞的前同事都寫
到很無奈了。颱風過後,突然間從擔心滯銷,轉成如何大量減少災損失收。

 

颱風隔天,我一邊開車和拍照,情急之下,一邊就開始聯絡起手機裡所有可能「有辦法」的人,認識的議員,立
委,通路,烘培原料業者,食品加工廠,精油萃取與製作者,手工清潔劑業者等等,把災害訊息散布出去,只希望
能幫助花東農友減少一些損失。當然,要在短時間內去化如此大量的落果,遠比想像的困難。

即便沒能立刻幫農友解決落果的問題,也串起了許多緣分與關心,日本友人捎來各種柚子加工的方式和食譜,花蓮
農改場請來專家開課教柚農們如何加工與萃取,廠商也願意與我們攜手展開新產品的測試。

 

於是,我們和食品廠以及有機文旦果農一同努力,來來回回測試拿捏口味和規格,淘汰了近千包產品後,再與設計
師和農友一起腦力激盪用什麼包裝與色調來呈現,討論訂價和銷售模式,讓生產者與通路雙贏。一路跌跌撞撞,終
於推出了花蓮蜜漬柚皮糖。

因為必須使用沒有農藥的文旦柚皮製做,未來將有機會鼓勵文旦農友,利用較不容易直接銷售的果子加入供應(譬
如過大或過小不好賣,或皮醜的果子),農友或許因此有更動力轉向友善栽種。

於是我們開始夢想著有一天,可以減輕一點點滯銷的可能,也為農友增加一份收入和友善栽種的動力。我們一直問
自己,對農友和消費者來說,花東菜市集究竟跟其他通路有何不同?

我們期許自己和農友一起開發好的產品和銷售模式,而不是只找現成好賣的產品轉手販售;我們希望站在農友的角
度,對於難銷售的產品,一起找來加工廠,印刷廠,設計師,紙器廠等等,一同為產品想出路。

我們努力學習讓種的人(農友),加工的人(廠商),賣的人(協力通路),買的人(消費者)都滿意的真本事,
長遠來說,或許這才是能夠減輕一點產銷失衡的方法之一。